您现在的位置是:冰虹快讯网 > 热点

昆明推广生态环境监察执法“经开模式”

冰虹快讯网2024-03-28 22:48:46【热点】4人已围观

简介  原标题:要春风化雨 更要敢于亮剑 昆明推广生态环境监察执法“经开模式”  不久前召开的2020年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全市推广生态环境监察执法‘经开模式’,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 异生植物危机

  原标题:要春风化雨 更要敢于亮剑 昆明推广生态环境监察执法“经开模式”

  不久前召开的经开模式2020年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全市推广生态环境监察执法‘经开模式’,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昆明打胜仗的推广异生植物危机‘环保铁军’。”

  什么是生态生态环境监察执法“经开模式”?该模式是如何打造的?为全市提供了哪些经验?

  完善制度打造“环保铁军”

  昆明经开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执法大队”)于2018年10月成立,共22人,环境肩负着经开区156.6平方公里区域内5400多家环保监管企业、监察4万多家个体工商户的执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这支成立仅1年多、经开模式人员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昆明年轻队伍,一年多来检查企业2500多家,推广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立案90余件,生态罚款总金额900余万元,环境超近9年累计总和,监察成为昆明市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执法异生植物危机标杆队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开模式执法大队成立后,制定了完善的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制度等,其中“1+X”专项整治模式是一个亮点。“1+X”即针对某个点或某个投诉件,找出共通性并建立专项整治方案。例如昆明市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虑到大气污染往往涉及建筑工地夜间施工时扬尘管理不到位、混凝土搅拌防尘措施不足等问题,执法大队又制定了针对夜间施工整治、混凝土搅拌行业整治等专项整治方案,将大气污染问题串联起来合力解决。

  为提高工作效率,执法大队建立了“四架马车”运行保障机制。一是执法监测保障,将数据监测工作委托第三方单位执行,监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为执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法制审核保障,委托全国顶尖知名环保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为各类疑难案件提供指导,为案件提供充足证据;三是企业评估保障,委托第三方对环境违法企业进行资产总额评估;四是行政强制执行保障,由代理律师专项负责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作,确保执法结果执行到位。

  此外,执法大队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年有方案、月有计划、周有目标、天有日报;集中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全面核查集中式工业园区环保问题;彻查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目前交办的37件已全部整改完毕;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机制,遇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保障应急物资供应;重视人员和队伍培养,不定期举办学习会和培训班,提高执法人员的环保法律知识和执法水平,同时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加强队伍党风廉政建设。

  执法要有温度更要有力度

  “执法工作归根结底是与人接触的工作,要有制度保障,也需要执法人员有耐心、有恒心、有决心。”经开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执法大队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个棘手事件,是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餐饮街油烟扰民”问题,附近居民怨声载道,该问题却多年未能解决。在挨家挨户与商户沟通的同时,执法人员研究出商户和居民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将餐饮街改成煮品街,禁止烧烤、炒菜等会产生油烟的经营行为。

  这个方案得到附近居民的认可,但要说服商户不容易。在餐饮街有一家面积最大的店面,老板抵触情绪很大,多次沟通均无进展。一天,执法人员在与老板沟通时,老板突发疾病倒地,店里的人都懵了,不知如何是好。执法人员当机立断将他抬到执法车上,一路疾驰送往医院抢救。第二天,执法人员接到这位老板的电话:“啥都别说了,我这就整改,谢谢你们。”这家店铺整改后生意没有受到影响,其余商户看到后纷纷开始整改。在对投诉该问题的居民回访时,居民向执法人员竖起大拇指:“白天晚上都见你们来这边解决问题,辛苦你们了!”

  执法要温度,但也要敢于亮剑、敢于硬碰硬。在经开区有一家街道工作人员“提到就摇头”的废塑料加工厂,负责人是一名70多岁的男子。起初,执法人员耐心与他沟通,但对方不予理会,事情陷入停滞状态。考虑到废塑料加工对大气、水环境影响极大,沟通无果后,执法大队搜集完整证据,按照程序对该厂停水、停电、停气,随后一鼓作气拆除了这个“钉子户”。以此次事件为参考,按照“1+X”模式,执法大队制定了关于废塑料加工的专项整治方案,成功取缔了17家废塑料黑作坊。

  一年多来,执法大队的人员每天奔走在环境监察执法的第一线,重点打击了一批以小作坊、“散乱污”等中小企业为代表的行业经营乱象,查处了一批环保手续不完备或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解决了一批油烟污染、噪音扰民、夜间施工等群众投诉较多的历史难点痛点问题;在全省、全市打造了多个“第一”,办理了昆明市首例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云南省首例垃圾渗滤液案件、云南省首例废弃菜叶非法倾倒刑事案件、云南省首例消耗臭氧层物质违法行政处罚案件。(记者 董宇虹)

很赞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