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冰虹快讯网 > 休闲

观娱:《都挺好》与东西方的家庭问题

冰虹快讯网2024-03-28 18:39:07【休闲】4人已围观

简介  英语中有个说法,“Alliswellthatendswell”(结局好,就都挺好)。中国热播电视剧《都挺好》(英文片名正是AllIsWell)不久前全部播完,剧中苏家人在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之后,终 流年转

  英语中有个说法,观娱“Alliswellthatendswell”(结局好,都挺就都挺好)。好东流年转中国热播电视剧《都挺好》(英文片名正是西方AllIsWell)不久前全部播完,剧中苏家人在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之后,庭问题终于以“和解”收场,观娱也算是都挺真的“都挺好”了。剧虽终,好东但人不散,西方观众对于这部剧的庭问题讨论仍然热烈进行,而且,观娱随着时间流逝,都挺当初对苏家男人的好东“恨”,为苏家“琐事儿”的西方“闹心”,逐渐变成更为冷静、庭问题客观的思考。

  “家庭”这件事,东西方皆然,流年转总像一团扯不清的乱麻。然而,也正因为“扯不清”,才产生那么多有趣的故事。

  笔者曾接触过一对美国大学教授夫妇,二人结婚数年,父母却并不知他们已经结婚。更有意思的是,父母其实是重组家庭,且正是夫妇二人各自的父与母。后来,教授夫妇生了小孩儿,老人来看望孩子,这才“真相大白”。当初的尴尬变成了如今茶余饭后的笑谈。当然,像这种情况即便在西方也属罕见。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至少是物理距离,的确拉得越来越远了。大家庭共居一处的情况已不多见,父母与成年孩子也往往是聚少离多。

  有部美国影片叫《天伦之旅》(EverybodyIsFine,直译为《家人都好》),讲的是一个老人,在妻子去世后过着独居生活。一次,老人花费很大的精力准备迎接四个孩子归来的家庭聚会。但聚会日子临近,孩子们却一一打电话告知无法成行。无奈的老人决定,既然孩子们没时间来看他,那他就去看孩子们。老人一路经历千辛万苦,见到每一个孩子他总要问,“你过得开心不?”孩子也总是回答,“开心呀”。然而,“开心呀”的虚假外表,掩盖的却是“不开心”的真相:画家大卫染上了严重的毒瘾且多次入狱,最终因吸毒过量死去。“金领”艾米早已离异,独自带孩子生活。“指挥家”罗伯特其实只是在交响乐团里打鼓。“著名女演员”罗西,也是勉强糊口,并且借住在别人家里。

  孩子们之所以找出种种理由不愿意去见父亲,就是因为害怕面对:他们都想成为令父母骄傲的那个人;但面对父亲,他们知道自己永远“不够好”。影片结尾,老人心心念念的家人大聚会终于实现,虽然大卫不在了,虽然孩子们还是各自揣着心事,但至少一家人得以聚在一起,这不是“挺好”吗?

  美国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于“贫困”父母有经济支援的义务,这里的重点在于“贫困”。在《天伦之旅》中,父亲有自己舒适的房屋,有够用的收入。在英美文化中,儿女不照顾甚至不去看望父亲,也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我不太适合照顾人”这种话,许多成年子女也能“理所当然”地说出口。而在中国文化中,如若说出这种话,恐怕要被痛骂“不孝”了。在中国文化中,“孝”是个核心概念。“善事父母者”谓之“孝”,且“孝”与“顺”并行。“顺”老人心意,才是“孝道”。《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既有退休金,又有存款,可谓颇具经济实力的老人,而且儿女经常探望和陪伴他。但他依然种种“作妖”,又是“喝手磨咖啡”,又是“要买房”,显然是老苏滥用“孝”字挟持儿女了。

  说到“孝”,在西方文化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要数《圣经·路得记》中的路得了吧。她在丈夫死后,毅然决定随婆婆前往她从没去过的夫家的故乡,并且肩负起照顾婆婆的重任。路得若不如此做而是让婆婆孤身返回故土,那婆婆一定会因既无生活来源又无人照顾而流落街头。

  当然在西方也不乏虽“流落街头”却“穷并快乐着”的父母。在珍妮特·沃尔斯的自传《玻璃城堡》开篇中,已经成年而且过上舒适生活的女儿在街上见到母亲在翻捡垃圾桶,感到非常难堪。但母亲却觉得女儿是太被社会上的种种“规矩”束缚了。珍妮特父母“潇洒”惯了,在他们看来,儿女的照顾反倒是干涉他们的生活自由。

  在英美文化中,赡养父母并没有作为一种“责任”而被社会强加给个人。不过,大部分子女还是如中国人一样认真赡养父母的。辞去原本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跑到小镇上与年迈父母一起居住的也大有人在。可见中西文化中,“家庭”并没有多么不同。若说不同,倒是今天西方年迈的父母正是“婴儿潮”的一代,他们中大多更为“独立”,不愿意与儿女住在一起,而更愿意享受自由的生活。

  导致父母与成年子女的关系亲近或疏远的,还有重要的一点——“父母的偏心”。美剧《老友记》中整日嘻嘻哈哈的一对兄妹莫妮卡和罗斯,最大的分歧就是父母的“偏心”——哥哥罗斯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高才生,而妹妹莫妮卡则被看作是个满身毛病、一事无成的傻姑娘。《都挺好》中,父母卖房供明哲出国读书,又百般接济明成,对女儿明玉却连好脸色都懒得给,这“心”真是偏到腋下去了。而这些,若和历史上那些著名事件相比,则要算小巫见大巫了。

  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因为出生时母亲难产,而一直遭母亲记恨,这一点与明玉很像。日后母亲偏爱庄公弟弟共叔段,并与共叔段联合造反。平灭叛乱之后,庄公非常恼怒,对母亲发下狠话,“不到黄泉,不相见”。还好,庄公很快悔悟,于是才上演了一出“掘地认母”的悲喜剧。

很赞哦!(698)